坟墓,其实是两个概念,坟和墓是两个独立的存在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中这样写道:“古者墓而不坟”。

那为什么现在大家都直接说坟墓呢?这其中有一定的历史渊源,同时也有很浓的文化底蕴。

古人“墓而不坟”的意思是:古人死后只埋葬在平地里,不用土堆起来作坟茔。一是生活的环境所致,二是认知程度有限。三是交通不便利,一辈子不会远行,埋葬先辈的地方不会忘记,很好找到。

在墓穴时代里,人们也会对埋葬之处做记号,只不过是用一些简单的石头和竹竿之类的来标识。但因过于简陋,经过风吹日晒之后,这些标识就会被破坏掉。以至于后人先要去祭奠的时候,很难找到先祖“入土为安”的详尽位置。

基于这个情况,“坟”诞生了。也可以理解为:坟是墓的升级版。因为坟茔是很显眼的一处土堆,而且在坟头还会立碑,这样牢固的建筑是可以经受住常年风吹雨打的。

那么问题来了,为什么民间会有“新坟三年不立碑”的说法呢?新坟为什么不能立碑?这其中有啥讲究呢?

墓碑,是立在坟墓前面或后面的、上面刻载死者姓名、经历事迹等文字的碑。这是对死者埋葬处所做的一种纪念性的载体,一般以石质材料制成,也有使用木材、金属材料和其他材料制成。

在坟墓前立碑,也是有原因的:殡葬亲人的坟墓,前面两代人可能会记得很清楚,但在三代以后就记忆模糊了,特别是经过迁徙、战乱的洗礼之后,大部分人便不知祖坟身在何处。

但立碑也是有讲究的,对于新坟而言,前三年是不能立碑的。因为古人相信:“三魂七魄”的说法,甚至有“人死而魂不灭”的思想理念。

人死后,“七魄”会很快消散,相传是每七天消一魄,“头七”,“过七”这些习俗,也就是这样来的。经过七七四十九天后,完全消散,不复存在。

但“三魂”则不一样,它们会停留很久,至少也得三年时间。古人“守孝三年”便是这样形成的,在这三年时间里,不能进行娱乐和交际,以此来表达哀思之情。即便你是当朝宰相,那也得等三年之后,才能重新参与政事。

并且在这守孝的三年时间里,是不能在坟墓周边动土的,否则便是对逝者的不敬。要立碑,必然会动土,所以便有“新坟三年不立碑”的说法。

古人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:传承“孝道”文化,同时也表达尊重先人、追忆先人的哀思之情。

只有当“三魂七魄”全部消散,才算这个亲人真正离开了这个世界。在此之前立碑,是对逝者的不尊重。

结语

关于立碑的讲究,其实有很多,这里就不做赘述了,毕竟每个地方的人文历史不一样,关于立碑和碑文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认知。

在这里分享一下立碑的前提,既然要立碑,那么逝者不能是无子嗣的人,更不能是上吊之类自杀的人。

这两类人不立碑的原因很简单,立碑是为了方便后人祭祀的,没有子嗣的人就算是立碑了,也无人来祭拜,孤苦伶仃的立在哪里,没有实际意义。

而对于那些自杀的人而言,“家丑不可外扬”,即便是要立碑,碑文应该如何写?这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。

无论是“标名碑”,还是“功德碑”,目的都是为了把坟墓前的标识做得更显眼,子孙后代前来祭祀的时候,能够快速方便又精准的找到自己祖辈的安居之所。

除此之外,碑的颜色基本上都是黑色,因为黑色既深沉又令人敬畏,凝重的气氛更能彰显严肃的做事态度。